2025年7月11日午間,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CCTV2)的鏡頭聚焦江蘇蘇州,將一家以創新為引擎的科技企業——蘇州光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向了全國觀眾視野。作為蘇州科創企業的杰出代表,光格科技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成果及其廣闊應用前景,在總臺記者的深入探訪中生動呈現。
央視鏡頭下的“感知神經”:揭秘分布式光纖傳感
在光格科技的企業展廳,總臺央視記者化身“求知者”,引領觀眾近距離接觸了其自主研發的分布式光纖傳感器。分布式光纖傳感利用光纖本身作為連續感知的載體,通過精準解析光信號在傳輸中的細微變化,實現對沿光纖路徑上溫度、應變、振動等物理量的長距離、分布式、實時監測。
· 聽覺敏銳的“光纖”:記者現場演示了光纖如何捕捉聲音振動。異常聲波通過光纖傳導至解析主機,系統可即刻識別潛在風險,為工業設備設施安全運行構筑聲學防線。
· 溫度感知的“尖兵”:在分布式光纖溫度傳感系統演示中,光纜被置于加熱平臺,系統敏銳識別溫度異常及其位置,瞬間觸發警報。這項能力使電力電纜、油氣管道、隧道等重大基礎設施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得到保障。
光格科技董事長姜明武向央視記者介紹:“光纖傳感技術本身仍是一個充滿活力、方興未艾的研究方向,正處于快速迭代演進之中。” 他特別指出,人工智能(AI)技術的深度融合,將為挖掘傳感數據中蘊藏的更深層價值提供強大動力,開拓更廣闊的應用天地。
從實驗室到廣闊天地:賦能千行百業的安全守護
光格科技的技術疆域遠不止于此。記者特別指出,當前分布式光纖傳感的最遠監測距離已達120公里,讓超長距離的每一點都具備“感知”能力。鏡頭轉向一段應用于嚴苛環境的海底光纜,記者強調,面對深海維護的極端困難,分布式光纖傳感器成為不可或缺的“守護者”,7x24小時不間斷監測海纜溫度、振動,對外力破壞或老化等隱患發出超前預警。
正如記者所述,憑借環境適應性強、抗干擾能力優、監測距離長、精度高等顯著優勢,光格科技的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已深度賦能電力電網、海上風電、綜合管廊等諸多關鍵領域,為復雜場景下的設施安全與穩定運行提供堅實保障。
植根蘇州沃土:從創業到上市的科創征程
回顧發展歷程,光格科技研發中心副總經理王宏飛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我們于2010年通過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這一重要平臺,落地蘇州工業園區。得益于蘇州為科創企業精心培育的優越營商環境——持續激發自主創新活力、顯著提升研發產出效能,公司于2023年成功登陸科創板。”這段歷程,是光格科技銳意進取的縮影,更是蘇州這片創新熱土賦能高科技企業成長的生動例證。
權威媒體持續聚焦,創新實力廣獲認可
光格科技在光纖傳感、AIoT、具身機器人及人工智能領域的持續突破與應用深化,也吸引了包括新華財經、南方周末等權威媒體的密集報道。多維度、深層次的媒體聚焦,充分印證了光格科技以自主創新驅動發展的硬核實力及其解決方案在保障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安全中的戰略價值。
站在聚光燈下,光格科技將繼續深耕光纖傳感與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的融合創新,為全球基礎設施智能化、安全化運維貢獻更強大的力量。